“双一流”带来哪些质变

发布者:沈忱发布时间:2017-10-30浏览次数:76

对于新鲜出炉的“双一流”名单,总让人感觉不可理解,折腾这么长时间,动静如此之大,最终的结果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仍是体现扶优、扶强原则的“985工程”高校和体现扶需、扶特原则的部分重点高校得到支持。那么这样的一个名单有何意义呢?或者说“双一流”建设最终的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呢?笔者认为,“双一流”还是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质的变化。


变化一:高等教育投入空前增加。

各省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各所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行动热情空前高涨。这种势头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高等教育投入的空前增加、一流大学人员面貌的变化。

目前,31个省市自治区“双一流”政策中,有13个提出了经费保障,初步估算未来五年投入在400亿元以上。

投入经费最高的当属北京,北京市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广东省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强力支持大学建设;河南省拿出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宁夏,将从2017年到2020年,增加高等教育专项资金2亿元;山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筹集50亿元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上海市推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在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阶段,上海市级财政预计投入36亿元。

可以说,本次“双一流”政策,其对政府和大学的推动力远超新中国任何一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自此之后,中国大学特别是中国“985工程”大学或者说“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将迎来大变革、大发展,这些高校将化茧成蝶,产生质的变化。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大学的一流成果、一流师资、一流学生将会更多,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位置将进一步提升。


变化二: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明确了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三步骤。自此之后,各高校特别是“985工程”大学的目标清晰了,“211工程”大学的目标也明确了。

正是“双一流”的推动,中国大学再次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何为世界一流学科、如何建设一流大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各高校找到了着力点。

而“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的政策,等于给其他高校特别是“211工程”大学、地方优质大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摘到的果子。特别是各省基本出台了“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这些政策也会激励地方大学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优势学科与专业。

因此,“双一流”不仅为中国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奋斗方向,也为广大地方高校指明了奋斗方向。

当然,“双一流”政策在给高校带来正向变化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负面变化。

首先,“大跃进”式的大学发展,可能会带来中国大学进一步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从目前全国31省“双一流”政策来看,到2020年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15所左右,这明显不符合大学发展规律。同时,对一流学科的评价过多依靠ESI数据,也易产生中国大学的急功近利,失去大学发展中应有的一份定力。

其次,“双一流”标准异化,可能会带来中国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特色内涵的降低。目前“双一流”评价标准,太多地关注高校四大排行榜。这对评价大学特别是评价一流大学是不够的。它极易带来大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带来大学对社会思想、思潮引领的缺失,带来大学对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忽视,带来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忽视等。

第三,大学发展需要宁静和自由的环境,集中财力建设一流大学,虽然可以在一时取得明显效果,但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大学的发展。大学最终还是要聚焦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进行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才是大学发展的王道。


                                                          来源 | 中国科学报 

                                                          作者 | 刘广明

                                                           编辑 | 罗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