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仅25年,这所国内地方理工高校要如何“弯道超车”成为全国前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30浏览次数:75

“东莞理工学院在学科建设理念上发生了转变,主要是更加突出强调‘需求导向’,注重‘人为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地方究竟需要我们干什么。”

 

5年间35亿元专项资金投入,其中20亿来自省市两级的增量财政支持。2015年9月,东莞理工学院被确定为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助力下走上发展快车道。根据该校的战略部署,学校力争到2020年位列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的前100位,智能制造领域学科专业水平达到国家前列、省内一流;到2025年,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50位左右,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985”“211”时代的身份制被打破的背景下,高校间的竞争意识被进一步激发。东莞理工学院,这所创办25年的年轻高校也为自己规划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超常规发展之路。《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对该校党委书记成洪波进行了访谈,请他介绍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到之处。

《麦》:贵校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将不走传统大学学科发展的“老路”。请问如何定义“老路”?不走“老路”的原因是什么?

 

 

 

成洪波:学科建设的常规路径是,大学教授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与专长,申报科研项目,获得经费支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同时通过更多研究伙伴的参与,形成团队,搭建平台,逐步形成自己在某个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更多考虑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走的是“积累演化”的路子。

东莞理工学院在学科建设理念上发生了转变,主要是更加突出强调“需求导向”,注重“人为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地方究竟需要我们干什么。作为一所比较年轻的高校,学科积累有限,想短时间内在现有的大蛋糕里切一块下来并不容易。因此,我们从国家战略、地方布局和产业需求出发,把智能制造工程与技术作为我们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主攻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杰出领军人才,策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项目,建设一批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科发展平台。以项目作为牵引,以平台作为支撑,聚集更多优秀人才,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资源,尽快形成有价值的成果,并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

《麦》: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是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什么是学科专业群建设?学科专业群建设有哪些途径?

 

 

 

成洪波:东莞理工学院在目前的建设周期中,重点围绕智能制造领域进行学科布局。因此在学科专业群建设中我们“收窄口子”,将智能制造领域与我们原来已有的基础学科进行对应,最终凝练出7个重点学科方向(如将原有的机械学科领域对应现在的面向机电行业智能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方向),并通过创新学科交叉融合、重大项目牵引,实现学科专业群的建设。

比如,我们成立了科技创新研究院,它既是一个人才特区,又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枢纽性机构。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人才,实行科创院与相关学院“双聘”。首先,这些“高人”是科创院的成员,实行年薪制,单独签约考核。他们一般牵头组建或参与组建一个研究中心,申报重大学科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这样更容易跨学科找到合作者,有利于打破院系的壁垒,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这些“高人”也要参与相关学科的建设,参与教学工作。

《麦》: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是东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要点。学生跨学科培养如何实现?如何确保跨学科培养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成洪波:目前东莞理工学院还是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在学生(尤其是工科生)进入到二年级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可以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和项目组,开始参与一些真实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因为教师的项目中很多是和企业有关系的,所以学生实际上是和企业进行合作,这让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综合的训练。

另外,我们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跨学科培养进行支撑。这些项目中不少是跨学科的,就需要组建跨学科的团队。比如不久前我校学生获得国家“挑战杯”二等奖的一个创新项目,团队的成员不仅有机械专业的学生,还有计算机、电子、经济管理、中文等专业的学生。学生团队成员专业领域的多元化,也对跨学科学习有帮助。当然在这个中间有的学院走得快一些,或者有的学生团队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希望深化这样一种教学改革,使跨学科培养成为一种制度性的供给,落实到课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素养、人文教育当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培养,但是作为主干课程,也得包含这些内容。

《麦》:创办特色产业学院是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另一项重要探索。创办特色产业学院的初衷是什么?企业在其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

 

 

 

成洪波:目前我们有8个特色产业学院,它们各有特点,但担负改革探索任务这一点是共通的,要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方面面。

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关键是要把准产业的需求,用好产业领军企业的优势资源,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受产业欢迎的专门人才。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第一,企业的知识体系可以作为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托。我们在与华为、中兴通讯、西门子、微软、IBM等这些大型跨国企业合作中想到,这些跨国企业自身形成的知识体系,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最前沿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就与这些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把他们的知识体系变为我们的课程。

第二,可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的老师可以和高水平的跨国企业开展合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高管、科技人员还可以做我们的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

第三,创办特色产业学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包括为学生提供设备、实习和就业机会。并且,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与合作的企业一起开展科研,把企业的一些科研项目带到学校来做,共建实验室,并借助企业实现技术转化。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随着不断探索,学校还计划让特色产业学院成为综合改革的一个实验学院、试点学院。原来,特色产业学院更多的是附着于原有的某一个学院,比如以计算机学院为基础创办华为网络学院。而最近我们新建的机器人学院,是与香港科技大学、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三方共建的。学院实施跨学科探究型教学,与国际产业前沿对接,为学生提供机会到美国、欧洲最前沿的企业接受培训,培养机器人领域卓越工程师。与长安镇政府、横沥镇政府和模具产业合作共建先进制造学院,探索的是“校园+产业园”培养模式。主体还在学校,产业园区部分主要用来做实训。这些都是与传统学院不一样的地方。

《麦》:以与西门子的合作为例,贵校从2012年与其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到2014年成立西门子自动化学院,再到2016年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可谓校企合作一步步深入。您认为高校吸引企业深入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成洪波:首先是具备地理和产业两方面的区位优势。东莞理工学院地处中国最具经济基础实力、科技创新活力与产业转化能力的区域,有助于学校与区域产业建立起密切互动的合作关系。但企业为什么在众多的高校中选择其中一所或几所开展合作?除了看重学校的基础条件、自身的定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的使命和价值观。当一所学校自发地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有明确的价值追求目标,就容易得到更多企业的尊重和青睐。人才吸引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与西门子签署协议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前期进行了多次碰撞,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我们合作的目的并不是要做一件给别人看的事情,而是要做一件一定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事情。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把目标想清楚,然后努力把这件事干好。至于资金或者其他资源,其实从来都不缺。只有把工作干扎实了,才可能得到更多资源支持。

《麦》: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要服务于区域乃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随着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高校的学科建设如何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

 

 

成洪波: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未来。所以我们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世界前沿、我们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广东区域的重大布局结合起来考虑。

未来30年,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的核心战略。制造业升级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具体到产业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两部分,一是作为推动现有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撑,二是成为未来科技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因此现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既要回应现阶段产业发展的需求,又要体现对产业迭代、全新业态的判断,需要考虑得更长远,具有前瞻性。

到东莞理工学院任职之前,我在东莞市政府任副市长,主管过工业、科技、外经贸等工作。在实践中我感觉到,迫切需要推动政府、高校和市场多元价值整合,构建起三者之间的共同的话语体系。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效果并不一定理想,但是不去引导企业又达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企业脱离了政府的支持也很难发展。而高校恰恰可以起到一个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连接作用。通过政府投入支持高校建设,高校增强自身实力,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进而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学校而言,这一过程既沉淀了学科的知识,又培养创新人才。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创新发展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得以实现。

我认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很大程度上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这也是地方大学的一个优势所在,因为它与政府、企业更容易紧密联系。但是如果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缺乏切实有效的行动,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或者掉队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