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语境中的学科评估中国化:成效、问题与进路

发布者:尚丽丽发布时间:2019-12-11浏览次数:271

学科评估中国化是将学科评估基本原理同中国高等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展示中国魅力的学科评估体系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科评估中国化就是将学科评估基本原理同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同“双一流”建设方案结合起来,同“管办评分离”的高等教育制度结合起来,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结合起来,既善取又善弃,既继承又创新,通过构建本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学科评估理论、学科评估制度、学科评估模式,形成学科评估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影响,增强“双一流”建设的自信心,为新时代语境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提供有创见的思路,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双一流”建设呼唤中国化的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以评助建、保证学科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中国化的学科评估体系,形成学科评估的中国范式并提高全球影响力,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强烈要求,是坚定中国自信、展现中国特色、打造中国品牌的迫切需要。

(一)学科评估中国化是坚定中国自信的内在要求

学科评估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实践操作体系,还是一个不断革故鼎新的质量管理规则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学科评估是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科评估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的标志,也是坚定中国高等教育自信的本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已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高水平大学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QS世界大学排名等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次不断前移,一批学科已迈进世界一流行列,一批学科正在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底气越来越足、自信越来越强。在此前提下,社会各界对学科评估自主发展、本土发展、创新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学科评估必须直面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共生问题,在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与评估框架,形成能切实反映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气象”、有效服务“双一流”建设、积极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高校学科评估范式,进而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

(二)学科评估中国化是展现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

学科评估中国化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直观反映,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现实要求,必然蕴含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不仅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立身之本、强身之基,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必经之途。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双一流”建设目标顺利实现。鉴于国情、教育体制和文化根基的不同,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双一流”建设既不能照抄美国抑或英国的办学模式,也不能照搬美国抑或英国的评价标准,而必须观照中国国情、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色,通过科学把握中国道路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用中国标准、中国模式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注入新动力。

(三)学科评估中国化是打造中国品牌的价值诉求

学科评估乃治教之术,也是话语之术。推进学科评估中国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构建民族性、本土化的学科评估品牌,不断提升学科评估的原创能力,增强学科评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这是打破西方思维定势、摆脱西方评估范式影响、解构西方评估话语体系的价值诉求,也是厚植本土教育价值观、建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话语体系的应然诉求。以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QS世界大学排名等为代表的学科评估在西方高等教育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这些评估排名是源于西方文化、为西方一流大学发展代言的评估工具,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用西方标准来衡量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成效,不但会湮没全球高等教育评估发展所需要的多样性,也会变相地弱化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的话语权。因此,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必须从中国经验中寻找出路,强化学科评估的本土意识,立足于本土资源,在善于借用“他山之石”的基础上,下功夫打造好自己的评估之“玉”,努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二、学科评估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化的评估品牌

新形势下,学科评估以服务“双一流”建设为改革动力,按照“质量、成效、特色、分类”的指导原则,遵循“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着力进行评估体系创新,在建立学科评估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化的评估品牌。

(一)评估理念彰显教育理想

人民满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崇高理想,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目标追求。学科评估秉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根本目标,着力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创新,在政府开展“双一流”建设、社会支持“双一流”建设和高校争创“双一流”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理念,得到教师、家长、学生、雇主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普遍认同。第一,学科评估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遴选认定与考核“双一流”建设对象提供有本土价值的信息服务,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第二,学科评估向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势与劣势咨询服务、特色发现服务,帮助参评高校找到比较优势并形成争创“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参评高校的广泛好评;第三,学科评估为正在准备高考、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和家长以及用人单位提供中国特色的学科质量信息服务,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

(二)评估指标立足本土情境

提高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重要使命。学科评估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情境,回应社会各界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殷切期待,以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为己任,着力进行评估体系创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通过系统调研凝聚各方共识,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指标呈现本土化的特征。一是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以“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为框架的三维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征,呈现关注质量评价、重视内涵建设、聚焦持续发展的独特价值取向。二是侧重考察学科建设成效,降低“条件与资源类”指标(如在校生规模、专任教师数量等)所占比重,提高“成果与成效类”指标(如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所占份额,突出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与成效。三是致力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层次多元、结构复杂的特点,将学科评估一级指标体系由第三轮的七类拓展至九类,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和体育九大学科分类设计指标体系,同时为体现学科特色,同一门类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一级指标体系也各有不同,这体现了分类评估、分类引导、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思想。

(三)评估方案融入人本元素

以人为本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内在形式。学科评估以凝聚人的智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判断、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为准绳,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国内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体现以人为本、多元参与、综合评价的价值取向,致力于打造学科评估的中国方案。一是由参评单位填报专任教师、优秀在校生、学术论文质量、科研项目等材料与状态数据,让参评单位有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与特色的机会。二是通过邮件的形式向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对学科设置、导师指导、教师授课等信息进行评价,体现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三是邀请同行专家开展评议并确定指标权重,协同行业人士进行声誉调查,体现以专家和业内人士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四是向用人单位联系人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由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满意度评价,体现顾客至上的价值追求。可以肯定地说,学科评估方案是由本土学术共同体设计产生的,整个方案既回应本土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又凝聚产学研用管等方面的智慧,是中国方案和人本主义精神在学科评估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

(四)评估方法体现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显著特征。学科评估以自主创新为价值导向,谋求更高质量、更加科学的发展,在建立评估方法的中国模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既对学科状态数据进行客观评价,又对毕业生发展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指标项进行主观评价,克服国外学科评估主要依据公共数据进行评价的片面性,体现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二是运用“归属度”认定成果方法,依据内涵归属、按比例将跨学科成果拆分到相应学科,鼓励交叉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跨学科成果评价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三是应用“绑定参评”方法,规定同一学科门类中满足参评条件的学科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合理解决参评高校在开展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材料拼凑问题,克服盲目扩点、“摊大饼”式的学科建设倾向。四是采用全程审慎的核查方法,通过数据标准检查、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等举措,确保评估数据真实可靠。

(五)评估结果取向生态和谐

生态和谐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的重要支柱。第四轮学科评估以促进高校之间、学科之间的良性竞争为宗旨,着力培育质量文化,在构建宁静和谐、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高等教育生态方面取得一定实效,逐渐形成中国化的评估文化氛围。一是创新评估结果发布方式,评估结果不再以具体得分和精确排名形式呈现,而是按照各一级学科原始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分档”公布评估结果,从而淡化参评单位之间因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排列而造成的恶性竞争,引导高校将注意力转向质量与内涵建设,缓解高校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二是向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秀率”指数,即A档学科数占全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数的比例,引导各高校既关注某些强势学科的发展,又关注学校整体学科发展态势,构建“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和“平原学科”错位发展的学科生态。三是向社会公布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整体成果,向社会展现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显著进展,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中国化不足: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建设之殇

中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及研究生教育大国,在解读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实践、构建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理论、形成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品牌上应该有很大发言权。但实际上,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弱、影响还不够强,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学科评估中国化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成为“双一流”建设之殇。

(一)评估游离于国情之外

我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层次多元、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系统,既有学科设置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又有学科设置集中的单科性大学;既有行业特色鲜明的行业型大学,又有专业特征突出的专业型大学;既有以学术探索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又有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应用技能型高校;既有国家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而建设的重点大学,又有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而设置的一般本科院校。这些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宗旨,追求不同领域的“一流”。学科评估忽视中国高校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同一个模式衡量全体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效、办学水平与发展质量,脱离高校类型差异、规模差异和特色差异的实际,使单科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无法体现、行业型大学的行业特色难以显现、专业型大学的专业特长无法展现,造成高校趋同发展,制约单科性、行业型、专业型高校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二)评估异化为学科选秀

学科评估的初衷是以评促建,推动各高校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形成“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但很多参评高校将评估的附加利益(包括资源分配、学术声誉、社会地位、政治影响等)看得太重,加之对自身学科建设信心不足,由此产生“恐慌”心理和“应试”心态,导致学科评估被异化为一场学科“选秀”,高等教育场域由此浸润着选秀文化。各高校为使参评“选手”更具竞争力,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评估材料进行“包装”“整容”,而对学科本身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使评估的形式大于内容。正如选秀文化本身具有某种功利性动机一样,学科选秀也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和西方的商业性排名如出一辙,成为一种受众多高校追捧的流行文化。参评高校的选秀情结使中国特色学科评估的质量文化褪色,导致学术殿堂的宁静生态被打破,造成高校之间竞争失序、非公平发展。

(三)评估折射出拿来主义

学科评估“善取”有余而“善弃”不够,在评估标准的制定上存在典型的拿来主义倾向,缺乏本土气息。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论文评价来看,评估沿用国外学科排名所采用的SCISSCIAHCIESI等评价指标来评价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学者的学术水平,这会误导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过分倚重国外期刊,盲目追求在国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使学科评估逐渐脱离中国国情,迷失在西方的价值标准里,造成学科评估的“水土不服”,而用这样的标准来遴选与考核“双一流”建设对象,同样会出现适应性问题。毕竟,学科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必然会受到各国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教育“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反映排名创建者所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望。学科评估倚重国外标准的做法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精神背道而驰,不可避免地影响高校学者的学术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评估洋溢着排名色彩

学科评估给公众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按得分排出名次,由名次高低决定评估胜负,这在前三轮评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的声势不像国外大学排名那样浩大,用意也没有那么直接,但其发挥的排名效应却并无两样。可以说,中国式学科评估没有充分彰显自己独有的风格与特征,还没有从实质上将西方大学排名中国化为学科质量保证机制。高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学科负责人、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对学科评估关注最多的还是学科排名情况,各高校为争最高、争最强、争最好而费尽心思应对学科排名。学位中心为淡化评估的排名效应,在第四轮评估中不再公布得分,转而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依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位居前70%的学科分为九个档次进行公布。这种公布方式虽然有一定改变,人们不能从评估结果中直接分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但依然可以根据参评学科数和位次百分位了解到某高校某学科的精确排名。“评估即为排名”的观念不但没有被改变,反而在“双一流”建设语境中被强化,人们因对学科评估确切结果的过度关注而更加迷恋学科排名。由于学科排名的工具理性和教育本身的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排名性评估在极大地调动高校参与热忱的同时,也造成高校之间的盲目攀比和非理性竞争,不少高校由此陷入排名的漩涡之中而无法自拔。

(五)评估演绎成万能之物

学科评估以其自身所特有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来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功能,但实践中人们往往脱离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忽视学科评估的本土性制约因素,把评估理想化,把评估功能、评估价值无限扩张,片面夸大学科评估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学科评估的功能往往存在过分解读、过多期待的现象,使学科评估失去中国特色,丧失本土根基,成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之物。从“双一流”建设的视角来看,人们试图通过学科评估来解决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中几乎所有的中国问题,不仅将评估作为政府遴选、考核、淘汰“双一流”建设对象的主要依据,而且将评估作为高校检验学科建设水平、诊断学科发展问题、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学科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甚至还将评估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并深信学科评估所起的作用总是正向的、积极的、促进的。事实上,学科评估并非无所不能,学科评估在国外产生“功效”,在中国却不一定有效,其中国化也会受到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对学科评估功能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学科评估功能的泛化和神化,使评估主体承揽更多超出自身范围的责任和义务,而“双一流”建设主体则在不知不觉中沦为“看客”。

四、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中国化的进路

学科评估中国化既是一种思想创造,也是一种文化深耕,是评估理论与实践、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上的全面中国化。学科评估中国化是一种高等教育治理策略创新,也是一种话语体系创新,不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在国际上的影响,而且决定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话语权和号召力,必须做出“大品牌”,闹出“大动静”,才能够不断提升辐射力,扩大影响力,更加有力地支撑与服务“双一流”建设。

(一)建立自适性的评估体系

学科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以评助建,助力我国构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体系。因此,“双一流”建设不应该有“看客”,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是“主角”,都可以在自己所属的领域成为“一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争创不同的“一流”,需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实际,考虑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遵循多样发展、同类比较、各美其美的原则,用分类思想破解因类型差异、规模差异和特色差异造成的矛盾,探索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分类评估体系,引导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与类型上办出特色、保证质量、提升效益。在具体的机制创新上,学科评估要本着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依据中国“自己”的学科目录,依托中国“自己”的专家评价团队,研制高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制定一套科学有效、适应性强、广受认可的中国化分类评估体系和能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评估方案,以此分类遴选、分类建设“双一流”,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通过突出学科优势、打造学科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创建“世界一流”。

(二)培育生态性的评估文化

文化是大学的根基与血脉。在被选秀文化裹挟的评估场域里,高校只能被动地参与选秀活动。不过,有些高校却很衷情于这种竞技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黑马学科”来说,它们不仅可以找到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如果表现足够优异,还可以“一举成名”,成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领导、家长、学生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并有可能就此问鼎“一流”,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合理规避选秀文化对“双一流”建设的危害,关键在于培育一种生态性的评估文化。所谓生态性的评估文化,是指促成评估主客体的思想、行为、动机、价值观等和谐统一的氛围与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与环境中,参评高校能以平常的心态看待评估,以原始的状态对待评估,以真实的“面貌”示人,以形成客观的评估结果。生态性的评估文化是推动学科评估中国化的内在动力,也是消除参评高校选秀情结的重要方法。培育生态性的评估文化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科评估的外在性和技术性,使评估真正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及师生等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当然,培育生态性的评估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其发展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三管齐下的培育机制。首先,政府需要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建立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政策倾斜、资金划拨、项目扶持等相分离的制度,努力创造适应大学自由发展、自主发展的文化环境,避免因评估而对大学造成的干扰。其次,高校需要清楚把握自己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和实践责任,理性认识成绩与不足,正确对待优势与缺点,摒弃为分数而评估、为排名而评估的价值观,形成客观公平、有序竞争的文化氛围。最后,社会需要通过媒介宣传、舆论支持等方式,引导公众正确、客观认识“双一流”建设,认同与尊崇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方案、评估模式,提升中国式学科评估的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

(三)打造本土性的评估标准

学科评估的价值追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学科评估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大学排名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评估标准的制定更不能完全实行“拿来主义”,而必须在将西方评估标准中国化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高等教育情境和遵从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学科评估标准。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排名的成功经验时,要关注西方评估标准中国化的价值性问题、目的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着眼于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理性,以“洋为中用”、促进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为价值追寻,正确处理西方评估标准中国化与坚持中国自信相一致的问题,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本土基因,在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合乎自身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评估标准。

(四)选择适切性的评估手段

科学的评估手段是引导高校理性参评、公平竞争的保障,是学科评估中国化、现代化的技术路径。排名性评估之所以诱发高校之间的“排名大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科排名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机制,对参评高校产生巨大的利益冲击,使参评高校形成空前的紧迫感、危机感。从本质上看,“评估即为排名”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对好的评估结果的狂热追求,这既是对学科评估宗旨与目的的误读,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误判。不容置疑,将排名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可以促进大学正视问题,找到发展的方向;但大学如果被排名左右,则必然扭曲办学方向,因追逐排名而放逐学科内涵建设,因追逐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鉴于此,充分发挥学科评估的积极作用,必须超越评估看评估,摒弃绝对化的排名观。在评估手段的选择上,学科评估不只是改变排名方式,更要通过机制创新来优化评估结果的发布方式。值得考虑的是,从第五轮学科评估开始,学科评估是否可以不公布结果,转而向参评高校提供详细的评估咨询报告?参评高校则可将评估信息写进学校的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以满足社会对高校办学信息的知情权,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结果发布方式。

(五)形成辩证性的评估认识

辩证地认识学科评估的功能是学科评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学科评估中国化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要形成辩证性的评估观,我们必须坚信:学科评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学科评估是万万不行的。“双一流”建设的有效推进,一方面是要承认学科评估是有用的,而中国化的学科评估更是实用的,要客观地看待学科评估中国化的积极作用。学科评估既要对学科建设成效进行价值判断,又要对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诊断,还要对学科发展方向进行“把脉”。因此,中国化的学科评估有多方面的正向功能:以质量监测为宗旨的基础功能,即学科评估通过全面质量“体检”,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的;以提供服务为导向的核心功能,即学科评估通过建设成效与现状进行价值判断,为政府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争创“双一流”和社会支持“双一流”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以促进发展为旨归的终极功能,即学科评估通过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另一方面是要坚信“学科评估有限性”的观点,辩证看待学科评估功能的限度。即使中国化的学科评估也只是一种外部“催化剂”,对学科内涵的建设和推动是间接而有限的。学科评估受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的运行并不像期望的那样多能和万能,甚至有些“负能”。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科评估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就会造成对学科评估功能错误的、片面的理解,形成中国化的学科评估的万能假象。

(引用:张继平.“双一流”建设语境中的学科评估中国化:成效、问题与进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5)44-51.)